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等袁隗走了好一会儿,袁绍才回过神来,但是他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。
“又是等新的时机,总是在等,这要等到什么时候。”
袁绍喃喃自语,“难道要我等到跟叔父您一样老吗,亦或是知道我死了都等不到什么时机了。
这绝对不行,若是我死了袁家的伟业还是没有完成,那这伟业还有什么用。”
袁绍左思右想,开始在大厅来回踱步,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:“在这京城里处处都要受制于董卓,那就不如逃离这里。”
他怎么想都觉得这个主意太棒了:“都说我袁氏四世三公、门生故吏遍及天下,那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呢?袁家真正的主场应该是这京城之外,而非京城之内。
叔父说的没错一切是为了家族的延续,既然如此,只要还有一人存活,袁家都可以继续延续下去。
既然叔父执着于朝堂,那就只好我一人出去寻找时机了。”
当天趁着城门还没关,袁绍便辞去了在京的所有职务,将印玺都挂在家中的东门,逃出洛阳,往北去冀州了。
董卓听闻袁绍逃亡后,顿时大怒:“袁本初这个混账,竟敢挂印而去,分明是做给我看的。
立刻下令通缉袁绍!”
这时,一个董卓新征辟的幕僚说话了:“司空,在下认为此事不可。”
“伯喈啊,你说说看,哪里不妥了?”
董卓对这个人很是客气,仿佛刚刚的怒火一下子都被驱散了。
这个人乃是董卓花了大力气请来的,也是目前他麾下唯一一个名满天下的大儒名士,蔡邕蔡伯喈。
五十四岁的蔡邕完全看不出一丝这个年纪该有的痕迹,乌黑的须发,使他看起来十分的年轻。
饱读诗书、精通音律的他给人的第一映像是十分的和善。
蔡邕做董卓的幕僚也有他的苦衷,就如同董卓逼迫袁隗一样,蔡邕也是被他以灭族为要挟,不得不委身事贼。
“司空,废立之事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,袁绍不识大体,害怕您的责罚所以才逃跑了,并非有意给您难堪的。
而且袁氏门生故吏遍及天下,如果您通缉他,使得他引起天下人的激愤,到时候他们都站出来反对司空,对司空不利呀。
不如封他做个太守,他喜于免罪,也就不会生出事端了。”
蔡邕的话令董卓陷入了沉思,确实是如他所说的那样,袁氏名满天下,若是因为这个事情引起天下人的怨怼,那自己废立天子的事情也就泡汤了。
“既然如此,那就依伯喈之言,让袁绍去做渤海太守。
他之前诛杀宦官也算是立功了,就再封他做邟乡侯。”
眼前最要紧的还是废立天子,其他什么事都可以为此让步。
……
第二天,董卓当着满朝大臣的面,提出了废立之事。
“天下残破,汉室将倾,而当今天子懦弱不堪,难以执掌社稷。
我观陈留王年少聪颖,有人君之相,可继汉家社稷。
诸位大臣以为如何?”
董卓说完,便有大臣弱弱地说道:“司空,废立之事关乎国本,需从长计议呀。”
显然这个大臣是袁隗派出来的替死鬼,他还想做一下最后的挣扎。
“正是因为关乎国本,所以不能拖延。
今日必须做出决断,谁不踊跃支持,那谁就是欲图破坏汉家社稷的贼子,人人得而诛之!”
董卓的话让所有大臣想到了两百多年前,霍光想要废昌邑王而立刘病已时,麾下的田延年所说的话。
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场景,谁不支持谁就死。
大臣们战战兢兢,一个个都不敢说话。
他们怕自己站出来反对,就立刻会被殿外守卫的军士给拖出去杀死。
他们又怕自己站出来支持,自己就成了助纣为虐的贼子,青史之上遗臭万年。
平凡小市民,意外穿越,回到七年以前。从此尽心竭力,为家人谋划更好的生活,给自己一段不同的人生。炒黄沙,囤柳条,玩转蒜你狠年一梦。...
一场权谋交易,她所背负的是家国重任。异国他乡,她步步为营,男人的战场也好,女人的江山也罢,她都需要那个善于逢场作戏的男人的支持。是心动还是算计不过是棋逢对手难相安。她誓要博一个锦绣前程出来!...
PS本书简介在书页,您可以到书页查看...
1786年,美利坚独立战争结束,开启的西进运动。英荷四次海战结束,英吉利成就日不落帝国,拥有强大的海上霸权。法兰西开始渗透东南亚,直逼云南与广西。沙皇远东政策,触手已经伸到库页岛。南阮政权,西山政权,黎朝政权,开启了南海大乱战,法兰西军舰,华人海盗,广东水师,也卷入了这场无休止的混战之中。此时大清正处于乾隆盛世,天...
五年前,一场车祸让她差点丧生海里,是意外还是人为?五年后,当她带着明星的光环回来,她早已...
修仙者为求一己长生,疯狂掠夺一切资源,肆无忌惮的破坏世界,实为天地间最大的毒瘤,诸天万界之公敌。许霄魂穿到了修仙者统治下的钧尘界,获得了一具天神分身。...